为确定有无支原体污染可做如下检测:
1.相差显微境检测
将细胞按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盖玻片上,24h后取出,用相差油镜观察,支原体呈暗色微小颗粒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
2.荧光染色法
荧光染色用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可使支原体内含有的DNA着色,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细胞接种盖玻片上,在细胞未长满前取出玻片,用不合酚红的 Hanks液漂洗一下,用l: 3醋酸甲酵固定1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漂洗,置于用生理盐水配浓度为50pg/ml的Hoechst 33258中染色10min。染色后用蒸溜水洗1-2min,向细胞面滴加pH5.5磷酸缓冲液数滴,然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镜下支原体为散在于细胞同围或附于细胞膜表面的亮绿色小点。
3.电镜检查
用扫描电镜方法简便快速,也可以利用透射电镜。
4.DNA分子条文检查或支原体培养等方法
检出率高,但方法较为复杂。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μ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形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支原体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用姬姆萨染色很浅,革兰染色为阴性。支原体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营养要求比细菌高。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的污染、污染支原体的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带来的污染和用来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细胞培养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严格实验操作;细胞培养和器材要保证无菌;在细胞培养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