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与艰难梭菌相关检测的质量控制。可对检测方法、培养基、试剂等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如验证培养基对艰难梭菌的生长支持能力、选择性和特异性等。
方法验证:在相关标准方法的验证中,作为标准菌株确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增菌、分离、鉴定等环节能否有效检出艰难梭菌。
实验室能力评估:帮助实验室评估自身的检测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使用该菌株进行实验,可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质量。
形态特征: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显微镜油镜下可见紫色粗大杆菌,大小不一,可见卵圆形透亮芽孢,甚至可见鞭毛可位于菌体远端至尾端5。
培养特性:为严格厌氧菌,培养时需要创造严格的无氧环境,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环丝氨suan - 头孢西ding - 果糖琼脂(CCFA)等。其培养过程相对较慢,通常需要 2-3 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菌落生长,菌落通常较大、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整齐,可能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腐败的气味。
其他特性:艰难梭菌芽孢抵抗力十分强大,在体外有氧环境中仍可存活数周 - 数月,耐热,在 100℃的温度下需要 1 小时才能死亡,不耐干燥,不耐强酸强碱,对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乙醇敏感,医院中许多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
通常采用西林瓶包装,内装冻干粉。常见规格可能为 1 支 / 盒等,具体会因产品批次和销售形式有所不同。
西林瓶请置于 - 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以保持菌株的活性14。若为短期保存,也可在 2-8℃下存放14。
复苏:复苏前应准备适于该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设备,所有操作均应在符合生物安全保护及无菌条件下进行。启开前,用 75% 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西林瓶胶塞,加入复苏液,将冻干菌种制成悬浮液,然后用无菌滴管或移液器吸取适量,移至非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按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和传代保存。
培养和传代:艰难梭菌质控菌种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使用,复苏后的菌种一般宜传代 2-3 次后使用,菌种传代 5 次后建议弃置。培养时需按照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一般为 36℃±1℃,在厌氧环境下培养 48-72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