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与产气荚膜梭菌相关检测的质量控制。可对检测方法、培养基、试剂等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如验证培养基对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支持能力、选择性和特异性等。
方法验证:在相关标准方法的验证中,作为标准菌株确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增菌、分离、鉴定等环节能否有效检出产气荚膜梭菌。
实验室能力评估:帮助实验室评估自身的检测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使用该菌株进行实验,可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质量。
形态特征: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链状。无鞭毛,不能运动。在机体内可产生明显的荚膜,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duan,芽孢直径不大于菌体,在一般培养时不易形成芽孢,在无糖培养基中有利于形成芽孢。
培养特性:为厌氧菌,对厌氧程度的要求并不太严。在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quan溶血,是由于 θ 毒素的作用,外环不完quan溶血则是由 α 毒素所致。在庖肉培养基中培养数小时即可见到生长,产生大量气体,肉渣或肉块变为略带粉色,但不被消化。生长适宜温度为 37 - 47℃,多认为 43 - 47℃为最宜,在适宜条件下增代时间仅 8min。
通常采用西林瓶包装,内装冻干粉。常见规格可能为 1 支 / 盒等,具体会因产品批次和销售形式有所不同。
安瓿冻干和培养物菌种应在 2 - 8℃保存。西林瓶请置于 - 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以保持菌株的活性。
复苏:复苏前应准备适于该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设备,所有操作均应在符合生物安全保护及无菌条件下进行。启开前,用 75% 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西林瓶胶塞,加入复苏液,将冻干菌种制成悬浮液,然后用无菌滴管或移液器吸取适量,移至非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按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和传代保存。
培养和传代:产气荚膜梭菌质控菌种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使用,复苏后的菌种一般宜传代 2 - 3 次后使用,菌种传代 5 次后建议弃置。培养时需按照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一般为 36℃±1℃,48 - 72 小时厌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