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达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6年

18017847121

外伤感染模型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其他品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上海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10:28:31浏览次数:88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Ky开元集团
同类优质产品更多>
外伤感染模型是研究外伤后感染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使用大小鼠来对实验进行研究对生物科研更进一步

皮肤擦伤感染模型

针划伤模型Dai等人开发了一种小鼠皮肤擦伤感染模型,使用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感染前4天和1天,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150mg/kg和100mg/kg的环磷xian胺,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至<100/mL,使小鼠更易感染。用28号针头在小鼠背部划出6×6的交叉划痕,仅损伤角质层和表皮上层,不损伤真皮。划伤后5分钟,将含有10?CFU的生物发光性耐甲氧xi林金黄se葡萄球菌(MRSA)悬浮液50µL接种到划痕区域,通过生物发光成像可观察到稳定的感染。

胶带剥离模型Kugelberg等人建立了一种浅层皮肤感染的动物模型,使用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将小鼠麻醉后,用弹性胶带去除小鼠背部毛发,剥离约2cm?的皮肤。为标准化皮肤屏障破坏程度,使用Derma Lab TEWL探头测量经表皮失水(TEWL),连续7-10次剥离皮肤后,TEWL约为70g/m?h。此时皮肤出现明显损伤,表现为发红、发亮但无明显出血。显微镜下可见大部分表皮层被去除,仅剩少数基底表皮细胞。皮肤剥离后,将含有10?金黄se葡萄球菌细胞的5µL滴液置于皮肤上,4小时后可从伤口回收7.03±0.37log??CFU,成功建立了金黄se葡萄球菌感染模型。

烧伤感染模型

1×1×3cm的铜板加热至150℃,放置在剃毛后的豚鼠背部10秒,造成三度烧伤。烧伤后15分钟,将含有10?细胞/mL的金黄se葡萄球菌悬浮液1mL涂抹在烧伤表面。24小时后,未经处理的烧伤部位的细菌计数达到2×10?CFU/g焦痂。

铝模板烧伤模型Kaufman等人描述了一种在豚鼠上产生深二度烧伤模型,使用直径3.76cm、高3.78cm、柄长24cm、总重500g的圆柱形铝模板。将模板在75℃的恒温水浴中加热2小时,然后将麻醉后的豚鼠固定在金属网板上,标记出动物背部中线及两侧骶髂关节上水平极限。将加热并湿润的模板垂直放置在动物背部的预标记位置,只需施加最小压力即可确保模板表面与背部皮肤完mei接触。

猪全层烧伤模型Branski等人提出了一个猪全层烧伤模型,使用40-65kg的约克夏猪。在无菌条件下,将加热至200℃的铝条放置在动物背部,每个烧伤部位约40cm?,各部位之间相隔4cm,总烧伤面积不超过15%体表面积。

撕裂伤感染模型

非挤压撕裂伤模型Edlich等人首ci报道了一种撕裂伤感染动物模型,选用300-350g的白化豚鼠,因其对感染的易感性与人类相似。皮肤准备包括剪毛、脱毛和清洁。在距脊柱等距的两侧各做两个3cm长的切口,切至筋膜,使用改良的非挤压肠qian和手shu刀。切开后5分钟,将含有10?CFU的金黄se葡萄球菌悬浮液10µL注入每个伤口。实验结束时(作者未报告实验持续时间),超过60%的污染伤口出现脓性渗出,100%的污染伤口培养出细菌。

改良撕裂伤模型Howell等人对豚鼠模型进行了轻微修改,比较了不同清洗和冲洗技术对消除污染撕裂伤中细菌的效果。使用450-500g的白化豚鼠,背部毛发修剪但不剃除。在脊柱平行方向做四个3cm长的背侧撕裂伤,深至深筋膜。止血后,将含有2.6×10?CFU/mL的A群链球菌或3×10?CFU/mL的金黄se葡萄球菌悬浮液30µL置于每个撕裂伤中。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