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兔肺微血管内皮原代细胞

来源:上海琛艺实业有限公司   2019年06月30日 14:28  

原代细胞(Primary Cell)是指从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胰蛋白酶、胶原酶、中性蛋白酶或其它的方法获得单个细胞并在体外进行模拟机体环境培养的细胞。一般认为,培养的原代的第1代细胞和传代到第10代以内的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需要原代细胞的请咨询上海琛艺销售。。。。

原代细胞不仅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还可应用于当今热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如药物筛选、药物代谢和毒理研究、癌症药物的研究等;原代细胞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不可替代性作用。

上海琛艺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细胞及细胞培养相关试剂的生物试剂企业,提供人、大鼠、鼠、鸡兔、猪、兔等近600种原代细胞。我们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原代细胞研发和服务平台,做“您身边的细胞培养专家”。

 兔肺微血管内皮原代细胞

一、产品简介
1. 产品名称: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2. 组织来源:肺组织
3. 产品规格:5×105cells/T25细胞培养瓶
4. 细胞简介:
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自肺组织;肺是机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微血管内皮细胞密切参与包括再生、发育、伤口愈合等一系列生理及炎症反应。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形成单层后呈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排列。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半选择性屏障,该屏障对于肺气体交换,调节液体和可溶物在血液与肺间质之间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公司生产的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组织贴块法并结合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筛选制备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5cells/瓶;细胞经CD31/vWF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5. 培养基信息:
M199、FBS、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Heparin、Ascorbic Acid、Hydrocortisone、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我们推荐使用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作为体外培养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基。
二、细胞培养状态
发货时发送细胞电子版照片
三、使用方法
在技术部标准操作流程下,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可传3-5代;建议您收到细胞后尽快进行相关实验。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 取出T25细胞培养瓶,用75%酒精消毒瓶身,拆下封口膜,放入37℃、5%CO2、饱
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3-4h,以稳定细胞状态。
2. 待细胞达到80%汇合时准备进行传代培养。
3. 细胞传代
1) 吸出T25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用PBS清洗细胞一次;
2) 添加0.25%胰蛋白酶消化液1mL至培养瓶中,轻微转动培养瓶至消化液覆盖整个培养瓶底后,吸出多余胰蛋白酶消化液,37℃温浴1-3min;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回缩变圆后,再加入5ml*培养基终止消化;
3) 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按1:2-1:3适当的比例进行接种传代,然后补充新鲜的*培养基至5mL,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4) 待细胞*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每隔2-3天更换新鲜的*培养基。
四、注意事项
1. 培养基于4℃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
2.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请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3. 传代培养过程中,胰酶消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细胞贴壁及其生长状态。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每个倍数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便于和技术部沟通;由于运输的原因,个别敏感细胞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请及时和我们联系,详尽告知细胞的具体情况,以便我们的技术人员跟踪、回访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5. 该细胞只可用于科研。
备注:由于实验所用试剂、操作环境及操作手法的不同,以上方法仅供各实验室参考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