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台式溶解氧仪的校准工作详解

来源:上海龙联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06月10日 18:17  
  溶解氧仪的校准是确保水质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核心环节,尤其对于台式溶解氧仪而言,其精密的传感器和复杂的电子系统需要系统性的维护与标定。以下从校准原理、操作流程、关键注意事项及维护要点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校准背景与必要性
  溶解氧仪通过电化学或光学传感器测量水体中氧分子的含量,其准确性受电极老化、温度波动、膜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台式仪器因长期处于实验室环境,需定期校准以消除以下误差来源:
  1. 电极响应偏差:铂金电极表面氧化或阴极电解液损耗导致灵敏度下降。
  2. 温度干扰:溶解氧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未校准的温度补偿功能会引入误差。
  3. 膜层失效:透气膜堵塞或老化会改变氧分子扩散速率,影响测量线性。
  4. 零点漂移:长期使用后,电极在无氧环境下的基准信号可能偏离理论值。
  二、校准前准备
  1. 仪器与耗材检查
  - 电极状态:检查铂金工作电极是否清洁,透气膜是否完整,电解液液面是否达标(通常需覆盖电极球泡1/2以上)。
  - 校准液:准备零氧溶液(如新鲜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和饱和湿空气(或高精度溶氧标准液)。
  - 工具: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1℃)、磁力搅拌器、无氧水(去离子水煮沸后冷却)。
  2. 环境控制
  - 实验室温度需稳定在25±2℃,避免气流干扰。
  - 校准前开机预热30分钟,使电极信号稳定。
  三、校准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零点校准(无氧环境标定)
  1. 制备零氧溶液
  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过量亚硫酸钠(Na?SO?),搅拌至溶解,通入氮气10分钟以排除溶解氧。此时溶液溶氧值应接近0 mg/L。
  2. 电极清洗与安装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浸入零氧溶液中,启动搅拌器(避免产生气泡)。待读数稳定后,在仪器菜单中将当前值设为“0 mg/L”,完成零点校准。
  第二阶段:斜率校准(满量程标定)
  1. 获取饱和湿空气
  将空气泵入密闭容器的去离子水中,持续通气20分钟,使水体达到氧气饱和状态(25℃时约8.3 mg/L)。
  2. 温度补偿设置
  测量水浴温度,输入仪器温度补偿参数(遵循克莱佩龙方程修正)。
  3. 斜率标定
  将电极移入饱和湿空气水体中,待读数稳定后,设定仪器显示值为理论饱和值(如8.3 mg/L),仪器自动计算并存储斜率参数。
  第三阶段:多点验证(可选)
  1. 配制中间浓度标准液
  通过稀释饱和溶液或注入高纯氮气调节溶氧值,制备3-5个已知浓度梯度(如2.0、4.5、6.8 mg/L)。
  2. 线性校验
  依次测量标准液,记录仪器示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理想状态下,误差应小于±0.2 mg/L,否则需重复校准。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电极维护
  - 每次使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避免污染物附着。
  - 每周更换电解液,每月清洁透气膜(用中性清洁剂轻拭)。
  2. 校准频率
  - 常规样品检测前需校准;连续监测时每8小时校验一次零点和斜率。
  3. 干扰规避
  - 避免气泡接触电极表面(气泡会虚假升高读数)。
  - 远离强磁场或电磁干扰源,防止信号噪声。
  4. 数据记录
  - 记录校准日期、温度、电极编号及标准液批次,用于溯源分析。
  五、维护与长期管理
  1. 周期性维护
  - 每月进行一次全校准,每季度清洁电极内部结构。
  - 每年返厂校验传感器线性,更换老化膜片。
  2. 数据管理
  - 建立校准日志,跟踪电极使用寿命(通常铂电极寿命为1-2年)。
  - 使用标准缓冲液(如4.01 mg/L臭氧溶液)进行交叉验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