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动测仪采用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检测前准备
1.设备检查与校准
确保基桩动测仪(如TDR、PIT等)正常工作,传感器(加速度计或速度计)灵敏度符合要求。
校准仪器,设置采样频率、增益参数和触发方式。
2.桩头处理
清理桩顶杂物,确保敲击点或传感器安装位置平整、密实。
在桩顶标记敲击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避免偏离桩中心。
3.采集参数设置
设置锤击力大小(如手锤、力锤或自由落锤),根据桩长和桩径调整激励能量。
输入桩的基本参数(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二、基桩动测仪数据采集
1.激发应力波
在桩顶施加瞬态激励(如垂直敲击),产生沿桩身向下传播的应力波。
敲击点应尽量靠近桩中心,避免偏心导致波形畸变。
2.接收反射波
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接收应力波在桩底及缺陷处的反射信号。
记录完整的波形曲线(时域曲线),包括入射波、桩底反射波和缺陷反射波。
三、缺陷判定
1.缺陷程度分类
轻微缺陷:反射波幅值较小,缺陷范围小,对桩身承载力影响有限。
一般缺陷:反射波幅值明显,缺陷范围较大,需进一步验证。
严重缺陷:反射波幅值大且波形复杂,缺陷范围大,可能影响桩身结构安全。
2.缺陷位置标记
根据计算结果,在桩身轴向剖面图上标注缺陷位置和类型。
四、基桩动测仪结果验证与报告
1.对比分析
结合钻芯法、声波透射法等其他检测方法,验证反射波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对异常波形进行多锤击重复测试,排除偶然误差。
2.编制检测报告
内容包括:桩号、桩长、波速、缺陷位置、缺陷类型、缺陷程度、建议处理措施等。
附波形图、缺陷定位图和分析结论。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