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络与击穿的区别?
闪络和击穿都是与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失效现象相关的术语,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以下是闪络和击穿的主要区别:
特性 | 闪络 | 击穿 |
定义 | 沿着绝缘表面发生的破坏性放电 | 绝缘材料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跃变现象,通常发生在固体电介质中 |
发生位置 | 主要发生在固体绝缘子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电介质中,沿固体绝缘子表面放电 | 发生在固体电介质中,如绝缘纸板等,会留下长久性的损伤痕迹 |
结果 | 闪络后,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于零,但固体绝缘材料可能只是表面受损 | 击穿会导致固体电介质长久丧失其绝缘能力,例如绝缘纸板上会留下一个孔 |
恢复可能性 | 闪络后的绝缘材料可能在移除引发因素后恢复其绝缘性能 | 一旦发生击穿,固体电介质的绝缘能力长久丧失,无法恢复 |
应用场景 | 闪络通常描述在特定条件下(如污秽、潮湿)发生的表面放电现象 | 击穿则描述在任何电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的绝缘破坏现象 |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闪络和击穿虽然都涉及到绝缘材料的失效,但它们的发生位置、结果以及恢复可能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闪络更多地涉及表面现象,而击穿则是材料内部的结构性破坏。
华测仪器电压击穿试验仪闪络试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