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水仪作为实验室核心设备,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水质与实验结果。以下从设备准备、运行操作到维护保养,解析其标准化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准备:安全与功能双核查
1.环境检查
确保超纯水仪置于平整、干燥的工作台,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防止藻类滋生或部件老化。
温度需控制在4-40℃,湿度≤80%,避免异常环境导致设备故障。
2.管路与电源检查
连接水源(如自来水)与排水管,确认进水压力≤0.4MPa,避免压力过高损坏滤芯。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可靠接地,防止漏电风险。
3.耗材状态确认
观察滤芯、紫外灯等耗材的剩余寿命(部分机型可通过显示屏直接查看),如滤芯颜色变深或显示寿命低于10%,需立即更换。
二、运行操作:分质取水与水质优化
1.开机与自检
打开进水球阀,接通电源,等待10-20秒完成自检。若屏幕显示黄灯或红灯,需根据提示进行维护(如更换滤芯或清洗储水箱)。
2.水质优化与取水
循环模式:取水前启动循环功能,使产水在系统内循环2-3分钟,直至电阻率≥18.2MΩ·cm(超纯水标准),确保水质稳定。
分质取水:根据需求选择水质等级。例如,Milli-Q系列支持三级水(RO反渗透水)与一级水(超纯水)双流路,清洗玻璃器皿可用三级水,而HPLC分析需使用一级水。
流速控制:轻按取水按钮为低流速(如100mL/min),长按为高流速(如500mL/min),避免飞溅。
3.停机与关机
取水完成后关闭取水按钮,若长期停用(如周末),需关闭电源与进水球阀,排空储水箱以防止细菌滋生。
三、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1.耗材更换
滤芯每3个月更换一次,反渗透膜每2-3年更换,紫外灯每年更换。更换时需核对型号,避免兼容性问题。
2.清洁与消毒
每周用75%乙醇擦拭储水箱与管路接口,每月使用专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循环清洗系统,防止微生物污染。
3.故障处理
若出现漏水、异响或水质不达标,立即停机并联系售后。切勿自行拆解核心部件(如反渗透膜),以免影响保修。
超纯水仪的精度源于对细节的把控。从开机预热到分质取水,每一步均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方能实现水质稳定与设备长寿。通过定期维护与规范操作,实验室可高效获取超纯水,为科研提供可靠保障。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