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又名SDA培养基或者沙氏培养基,英文名字是Sabouraud Dextrose Agar,是通用型的真菌培养基,属于营养培养基中的一种,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属于一种改性的沙氏琼脂,主要用来培养和区分真菌,并且这种培养基一般会和抗生素一起使用,通过使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可以将真菌和细菌材料中的病原体真菌分离出来。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主要就是用来鉴别和培养真菌,尤其是那些皮肤真菌。有些也会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区沉降菌和浮游菌中真菌的鉴定。
二、实验原理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含糖量比较高,并且其PH值比较低,这种特性非常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并且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真菌学蛋白胨提供氮源、硫源和矿物质及维生素。通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生长出的真菌可以保留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也因此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的不同对菌种进行鉴定。
三、注意事项
因为培养时会产生大量的孢子,它们极易散播在空气中,对于实验室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于使用过后的培养基一定要很好的回收和看管,在丢弃之前一定要先放入121度的高温中进行杀菌,经过1小时的高温杀菌之后才可以丢弃。
四、应用
用于林生地霉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及生理学实验研究:
通过对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在五种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寻找出更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常规的生理学实验,初步了解林生地霉的一些生理学特征,为实验室的鉴定工作提供帮助,对临床林生地霉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1、五种培养基上的形态学观察:(1)平皿培养的大体菌落观察取林生地霉血液株置常温下复苏,3天后转种于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麦芽汁琼脂(ME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平皿培养基上,分别置37℃和27℃温箱培养2周,每日测量并记录菌落直径,观察菌落形态,最后以生长时间和菌落平均直径绘成生长曲线。
(2)平皿培养的光镜下观察每日分别挑取37℃和27℃的五种培养基的菌落标本置于载玻片上,经乳酸酚棉蓝染色,光镜下观察。
(3)小培养(钢圈法)将林生地霉血液株分别点种于以上五种培养基的小培养上,37℃和27℃温箱培养,每天观察菌丝生长、产孢情况,共2周。
2、生理学实验:(1)芽管试验挑取菌落置于0.5ml人血清中,置37℃温箱孵育3h,观察是否有芽管形成。
(2)厚膜孢子试验将试验菌株接种于玉米-吐温80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孵育24-72小时,观察厚膜孢子形成情况。
(3)硝酸盐同化试验将菌落配置成菌悬液,加入到无氮源培养基中,分别加少量硝酸钾及蛋白胨于培养基表面。室温培养,每日观察。
(4)耐受试验将菌落配置成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含有和不含的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3天,观察结果。
(5)尿素酶试验将菌落接种于尿素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1周,观察培养基变色情况。
(6)糖发酵试验将菌落接种于含有杜氏管的各种糖发酵培养基中,37℃孵育,每日观察发酵情况。
(7)API 20C酵母系统利用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判读反应结果,将结果编号对照API 20C AUX编码册,待结果。
结果:
五种培养基上的形态学观察:(1)平皿培养的大体菌落观察1.1.1绘制的生长曲线在SDA、PDA和MEA三种培养基上,林生地霉于培养的第1周生长较快,其生长速度与时间呈正比;在两种温度下,27℃较37℃生长快。在CMA和CZA两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始终较慢,27℃较37℃生长稍快。(2)菌落直径同种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其菌落直径的比较结果显示,于生长7天和14天时,各培养基在27℃的菌落直径均比37℃菌落直径大,有显著性差异。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