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是用于测定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实验室设备,其核心功能、技术原理如下:
一、核心功能
团粒结构分析
通过分离筛在水中震荡,模拟自然环境(如雨水冲刷)或机械作用,分离出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如5.0mm、2.0mm等),同时保持其原有结构不被破坏。
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通常4个),分析土壤中钙、镁、有机质、菌丝等胶结物质的分布情况,为土壤肥力评估提供依据。
稳定性评估
测定团粒在水中的稳定性,判断土壤抗侵蚀能力,预测水土流失风险。例如,稳定团粒比例高的土壤更不易被雨水冲刷,有助于保持表土层。
数据支持决策
提供团粒大小、数量、稳定性等指标,反映土壤透气性、渗透性、持水性等物理性质,指导农业施肥、耕作方式调整及土壤改良措施制定。
二、技术原理
湿筛法
将土壤样品置于特定筛组中,浸泡于水槽内,通过机械装置带动筛组上下振动。较小粒径的团粒随水流通过筛网,较大粒径的团聚体留在筛网上。
筛分后,烘干并称重残留团聚体,计算不同粒径团粒的含量比例,评估土壤在湿润状态下的稳定性。
干筛法
将风干后的土壤样品置于干筛装置上,通过机械振动使土壤颗粒分级。
分析各级筛网上留存的团聚体,评估土壤在干燥状态下的机械稳定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