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化学加药管理
阻垢剂的精确投加:
根据进水水质(特别是结垢离子浓度、pH、温度)和系统回收率,精确计算所需阻垢剂的类型和剂量。
使用高质量、兼容性好、针对性强的阻垢剂。
确保加药泵计量准确、运行稳定,药液配制浓度正确,避免加药不足或过量。
注意阻垢剂与絮凝剂/混凝剂的兼容性,避免在预处理阶段发生反应产生沉淀。
非氧化性杀菌剂的投加: 定期或连续投加,抑制RO膜系统内部的微生物生长。注意选择对膜兼容性好的杀菌剂。
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的投加: 如果在预处理中使用了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必须在进入RO膜前投加足量的还原剂去除余氯。在线ORP表监测是必要的。
四、 定期维护与清洗
定期监测关键参数:
标准化数据: 定期计算并记录标准化的产水量、脱盐率、压降(一段压降、段间压降、总压降)。这是判断膜性能下降和污染程度的最重要依据。
进水水质: 持续监测SDI、浊度、余氯、pH、温度、电导率等。
浓水侧结垢倾向: 通过软件或计算监控朗格利尔指数(LSI)、斯蒂夫和大卫饱和指数(S&DSI)或离子浓度积来判断结垢风险。
定期物理冲洗:
低压冲洗: 每次停机前和启动后,用预处理合格水或产水进行低压冲洗。
增强冲洗: 在系统运行期间(如每运行数小时),自动或手动进行短时间、大流量的浓水冲洗(提高浓水流量),冲刷膜表面。
定期化学清洗:
预防性清洗: 根据标准化数据的变化趋势(如压差上升10-15%,产水量下降10-15%,脱盐率明显变化)或按预定时间间隔(即使性能下降不明显)进行清洗。不要等到性能严重下降才清洗!
针对性清洗: 根据污染物类型(垢、有机物、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清洗药剂(酸性清洗剂去除无机垢、金属氧化物;碱性清洗剂去除有机物、生物粘膜、胶体;专用杀菌剂)。遵循膜制造商推荐的清洗程序(温度、流量、压力、浓度、时间)。
离线清洗: 对于污染严重或在线清洗效果不佳的膜元件,可考虑拆下进行专业离线清洗。
更换保安滤芯: 定期更换精密过滤器滤芯,防止其失效导致颗粒物进入RO系统。
五、 其他注意事项
系统设计: 合理的系统设计(如合适的膜元件数量排列、浓水回流、段间增压泵)有助于优化流态和减少污堵风险。
污染物分析: 发生严重污堵时,对清洗液或从膜表面取下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明确主要污染源,以便调整预处理和清洗策略。
膜元件选择: 在特定水质条件下(如高有机物、高生物污染风险),可以考虑选择更耐污染的抗污染膜元件。
总结来说,预防RO膜污堵结垢的核心在于:
好的预处理: 这是源头控制,把绝大部分污染物挡在RO系统之外。
精准的化学加药: 阻垢剂和杀菌剂是防止结垢和微生物污染的关键防线。
优化的运行参数: 特别是回收率和浓水流速的控制。
严格的监测与及时的维护: 通过标准化数据监控性能变化,及时进行物理冲洗和化学清洗。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