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国药典》对铝箔类药包材检测标准的细化,药品包装企业正面临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本次修订重点针对铝箔针孔度、黏合层热合强度、涂布量差异及破裂强度四大核心指标,构建起覆盖材料基础性能到实际应用安全的全链条检测体系。
针孔度检测作为铝箔质量控制的首道关卡,要求采用30W日光灯照射下的黑纸衬底法,通过暗室观察400mm×250mm样品表面的微小缺陷。这一方法可有效识别直径≥0.3mm的针孔,避免铝箔因孔隙导致药品受潮或氧化。黏合层热合强度测试则引入热封仪与材料试验机联动,在155℃±5℃、0.2MPa压力下模拟实际包装热合工艺,通过200mm/min的拉伸速度验证封口牢固度。值得关注的是,药典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工艺调整热合参数,这一灵活性为特殊药品包装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涂布量差异控制方面,分析天平的0.1mg灵敏度成为关键。通过乙酸乙酯擦拭黏合剂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单片涂布量,要求5片样品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5%。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铝箔与PVC/PVDC硬片的复合效果,过低的涂布量可能导致层间剥离,过高则可能引发溶剂残留风险。
作为铝箔机械性能的核心指标,破裂强度测试采用液压系统施压,当弹性胶膜顶破试样时的最大压力即为结果。药典规定夹盘夹持压力不超过1200kPa,并要求胶膜凸起高度误差控制在±0.2mm范围内,确保测试结果的重现性。HST系列热封试验仪通过数字PID控温技术,将热封温度波动控制在±0.2℃,配合非标定制热封头,可精准匹配不同铝箔材质的工艺需求。
文章相关问答:
问:铝箔针孔度检测为何强调暗室环境?
答:暗室可放大针孔与黑纸背景的对比度,确保直径≥0.1mm的微孔均被识别,避免漏检导致药品污染风险。
问:热合条件自定义对企业有何价值?
答:不同药品对包装密封性的要求各异,自定义参数可模拟实际生产中的高温短时或低温长时热合工艺,提升检测相关性。
问:破裂强度测试中胶膜凸起高度为何重要?
答:凸起高度直接影响压力分布均匀性,9.0mm±0.2mm的规范可确保试样在破裂前承受均匀压力,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数据偏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