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粒子计数器基于光散射技术实现空气中微粒的精准检测,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微粒对光的散射效应,结合光电转换与信号处理,完成对粒子数量及粒径的量化分析。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解析:
1.光散射现象:微粒与光的相互作用
当光线照射到空气中的微粒(如尘埃、烟雾等)时,部分光会偏离原传播方向,向四周散射,形成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微粒的表面积(即粒径的平方)成正比:粒径越大,散射光越强。例如,0.5μm粒子的散射光强度是0.3μm粒子的2.78倍(表面积比为(0.5/0.3)²≈2.78)。这一规律是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的理论基础。
2.核心组件:光路与信号转换系统
光源:通常采用激光(波长635nm)或普通碘钨灯。激光光源因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可检测0.1μm以上微粒;普通光源适用于0.3μm以上微粒。
测量腔:空气以恒定流量(如28.3L/min)通过,微粒在此被光源照射并散射光。
光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将散射光转换为电脉冲信号。例如,0.3μm粒子可能产生69mV的电脉冲,0.5μm粒子则产生531mV。
信号处理单元:对电脉冲进行放大、甄别,统计脉冲数量(对应粒子个数)和幅度(对应粒子大小)。
3.工作流程:从光脉冲到数据输出
采样:真空泵抽取空气,通过等动能取样头确保粒子分布均匀。
光散射:微粒在测量腔内散射激光,形成光脉冲信号。
光电转换:光检测器将光脉冲转换为电脉冲。
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放大、甄别电脉冲,区分不同粒径的粒子(如0.3μm、0.5μm、1.0μm等)。
数据显示:计数系统统计各粒径通道的脉冲数量,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粒子浓度,并显示结果。
4.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高灵敏度:可检测0.1μm级微粒,满足洁净室(如ISOClass5级)的监测需求。
实时性:采样与数据分析同步完成,适用于动态环境监测。
多场景应用:
医药行业:监测GMP车间,防止微生物载体(≥0.5μm粒子)污染药品。
电子制造:检测半导体车间纳米级粉尘,保障元件良率。
环境监测: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如PM2.5、PM10浓度)。
5.关键参数与性能指标
粒径分辨率:通常分6档(0.3μm、0.5μm、1.0μm、3.0μm、5.0μm、10.0μm),分辨率越高,对微小粒子的区分能力越强。
流量稳定性:采样流量偏差需≤±5%,否则会影响浓度计算的准确性。
计数效率:理想情况下应接近100%,但实际受光学系统、电气噪声等因素影响,通常需定期校准。
6.校准与维护要点
光学校准:使用标准粒子(如聚苯乙烯乳胶球)验证波长和光强均匀性。
流量校准:通过流量计检查采样流量,确保恒定。
环境控制:避免高浓度或腐蚀性气体,防止污染光路和气路器件。
定期自净:仪器启动前需自净20分钟,清除残留粒子,减少背景噪声。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