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指导原则密封性检测方法探讨

来源: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09日 14:42  

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指导原则密封性检测方法探讨


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意义

从 2020 年 CDE 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技术指南》,到 2024 年药典委发布的《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我国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逐渐规范与深入。指导原则的发布对于提升我国无菌药品包装系统的密封性检测水平,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药典委相继公布了“9650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第一次)(简称9650)、“9628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第二次)(简称9628)以及《关于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标准草案的公示》,相比2020年CDE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技术指南”来说,新标准讨论更充分,操作性更强,增加了11种密封性测试方法和阳性样品的制备与标定章节是原来没有过的。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密封性测试方法介绍

“9650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中11种密封性测试方法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其中10种密封性测试方法都是美国药典USP1207中提到的,最后一种超声波法,是基于目前市场上有应用加上的,只是应用局限性比较强。


三泉中石结合实际介绍标准上提到的几种常用的密封性检漏方法:

方法

方法灵敏度

适用性

局限性

真空衰减法

1.0um-5.0um

是目前应用范围广的确定性检测方法,可用于各种液体、固体,负压、常压,有颜色无颜色包装系统,非破坏性。

不适用于混悬液、乳状液(如蛋白质)、高粘度物质(如糖浆)等容易堵塞泄漏通道的产品。无法区分泄漏位置及多个泄漏孔还是单个。

压力衰减法

1.0um-5.0um

适用于具有一定顶空气体,无液体填充的包装。常用于冻干粉、固体粉末类产品

泄漏部位必须有气体,对于注射液来说无法检测液体泄漏。如果通道被堵塞会造成误判。无法区分泄漏位置及多个泄漏孔还是单个。

高压放电法

1.0um-5.0um

适用于混悬液、乳状液、黏稠液体、蛋白质等各类制品测试。较多应用于大输液、BFS等产品测试。检测速度块,可准确找到泄漏位置。

不适用于冻干粉或粉针等固体产品。内容物必须是导电的液体。只有定性测试没有定量测试,无法估计泄漏点尺寸大小。

示踪液法(色水法)

5.0um-10.0um

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安瓿瓶、西林瓶等硬质包装,测试简便,设备成本低

概率性方法,检测精度低,靠人眼观察。内容物必须与液体 示踪剂兼容。产品不得堵塞泄漏路径

微生物挑战法

5.0um-10.0um

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硬质、软质包装,是直观、说服力较强的密封性测试方法

概率性方法,检测精度低,靠人眼观察。测试周期长,对实验环境及物料要求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美国药典及中国药典需要列出各种密封性检测方法,是因为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满足所有包装类型和剂型的密封性测试要求。至于要采用何种方法,需要初步研判加上实际测试才能确定。


另外制定合理的测试参数及充分的方法学验证也是其中重要的途径。同一种原理的密封性测试设备,采用不同的测试参数,测试效果会有不同。不能简单的说某一种方法是否适用。另外,设备生产厂家的灵敏度不同,测试效果也差异较大。


参与药典标准制定,三泉中石为药品密封 “保驾护航”

作为“9650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和“9628 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参与药典委无菌药品包装密封性检查标准制定的整个过程,积累了大量测试数据,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中仪器研发经验,为标准的不断完善贡献了应有力量。


其中在多年CCIT密封性测试设备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Sumspring三泉中石遇到了市面上存在的绝大多数的剂型和包装类型,对于不同剂型的特点,在不同原理的设备进行试错,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经验,已经为众多药厂解决密封性测试问题,期待与更多有密封性测试需求的客户携手,毫无保留地分享这些宝贵经验,助力各方在药品包装密封性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 ,共同为药品质量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