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研究人员利用AIRSENSE电子鼻对熊猫爱吃的竹子雷竹和班竹进行了研究,本期研究人员将扩大研究范围,对佛肚竹、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孝顺竹 6 种竹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圈养大熊猫选择6种竹秆采食的气味机理。
01AIRSENSE 电子鼻技术原理
AIRSENSE 电子鼻是一款融合先进科技的精密仪器,其核心在于模拟生物嗅觉系统的运行机制。仪器内部配备了由多种金属氧化物(MOS)传感器组成的高灵敏度阵列。当竹子挥发的气体分子与传感器表面接触时,会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例如,某些气体分子可能被吸附在传感器表面,改变其电导率。不同类型的气体分子对各个传感器的影响程度各异,由此产生一组的响应信号。该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聚类分析等强大的算法,对信号进行深度解析,将复杂的气味信息转化为直观、可解读的 “气味指纹图谱”,精准呈现竹子气味的成分、浓度以及各成分间的相对比例等关键信息。
02六种竹秆的电子鼻测试
1材料和方法
供试竹种:6 种竹秆,分别为佛肚竹、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孝顺竹,来源于青神县竹林湿地公园,2012-2013 年人工栽种,竹龄至少 3 年。试喂当日上午砍回,处理后投喂。
电子鼻测试:每种竹秆用样 2.0g,以稳定阶段响应值分析。
2响应值雷达图
气味样品经AIRSENSE电子鼻检测后,得到响应值雷达图见图2。在 R?、R?、R?、R?、R?、R?、R??传感器上差异小,在 R?、R?、R?上差异较大,R?传感器差异最大,响应值顺序为毛竹秆 > 硬头黄竹秆 > 佛肚竹秆 > 牛儿竹秆 > 清甜竹秆 > 孝顺竹秆。
3、PCA分析结果
第一主成分(PC?)贡献率 65.68%,第二主成分(PC?)贡献率 30.89%,累积贡献率达 96.57%,可完整反映竹秆整体气味信息。其中,佛肚竹秆、毛竹秆和硬头黄竹秆的样品区域距离较远,能被准确区分;孝顺竹秆、清甜竹秆和牛儿竹秆的样品区域相互靠近,仅在 PC?上有细微差异。
4、LDA 分析结果
LD1 贡献率 68.50%,LD2 贡献率 21.11%,累积贡献率 89.61%。除佛肚竹秆和孝顺竹秆的样品区域存在重叠外,其余 4 种竹秆(毛竹秆、牛儿竹秆、清甜竹秆、硬头黄竹秆)的样品区域彼此独立,能被有效区分,而在 PCA 分析中相近的清甜竹秆和牛儿竹秆却在LDA分析中得以较好的区分。
5、LA 分析结果
对 PC?影响最大的传感器为 R?,其次为 R?、R?、R?;对 PC?影响最大的传感器为 R?,其次为 R?、R?。R?、R?、R?、R?、R??这 5 个传感器对应的挥发性物质类别在 6 种竹秆间差异较小。结合传感器特性可知,6 种竹秆的气味差异可能与萜烯类、醇类、醛类、酮类、甲基类、氮氧化物和芳香类等挥发性物质有关。
03结论
AIRSENSE电子鼻测试结果表明6种供试竹秆的整体气味信息存在差异,与专业人员的嗅感品评结果大体相符,可通过PCA分析结合LDA分析较好地区分,且预示气味差异可能由萜烯类、醇类、醛类等挥发性物质的不同引起。
研究通过探究圈养大熊猫选择6种竹秆采食的气味机理,明确了青香、甜气和新鲜感是诱导其采食的主要气味韵调,且不同竹秆的气味差异与特定挥发性物质相关,这为大熊猫饲竹的科学选择、保鲜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优化圈养大熊猫的饲料管理,提升其饲养质量,同时为人工栽种大熊猫喜食竹种、建设饲竹基地等实践提供了科学支撑,对圈养大熊猫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