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选购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医用注射针刺穿力测试仪—选购方法

来源:上海迎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1日 11:36  

在医疗器械领域,注射针的刺穿力性能是监管部门检验生产厂家产品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ISO7864-2016《一次性使用无菌皮下注射针》/GB15811-2016等标准,刺穿力测试仪应满足高精度测量刺穿力大小、高效评估穿透力以及实现自动化测试等要求。基于此,为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整理了一份选购指南。

测试需求分析

需要明确测试对象(如注射针、采血针、留置针、活检针、导引针等)及对应标准(如GB15811\ISO7864),并确认测试参数如果穿刺力范围、模拟皮肤材质(聚氨酯膜厚度0.35mm±0.05mm)、硬度邵氏A85±10等。

核心功能要求

?1、高精度传感器?:力值测量范围需覆盖0.01~50.00N,误差不大于±1%;分辨率:0.01N;移动速度:100mm/min;  误差不大于±5%;设定距离:6mm~90mm  误差不大于±5%,确保数据可靠性。

?2、可调节夹具?:支持不同规格针具固定,夹持角度误差≤4°,避免测试偏差。 ?

?3、参数设置?:可调穿刺速度(如100mm/min±0.1mm/min),支持实时力值曲线显示。 ?

4、?数据记录?:自动存储最大值、平均值及曲线,生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报告

常见选购误区

1. 仪器同质化误区

不少人认为所有针尖刺穿力测试仪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不同厂家生产的测试仪在设计理念、选用材料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厂家专注于特定类型针具的测试,产品针对性强;而另一些厂家则提供更广泛的测试解决方案,适用范围更广。因此,选购时务必深入了解不同厂家产品的特性与技术参数。

2. 测试结果解读误区

很多人简单认为测试结果数值越高,针尖穿透力就越强。但事实上,穿透力不能仅凭数值判断。不同医疗应用场景对针尖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情况需要较低穿透力以减少对患者组织的损伤。所以,评估测试结果时,必须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综合分析。

3. 价格至上误区

价格虽是选购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但并非只有这一标准。质量、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同样不容忽视。一些低价设备可能在技术性能上存在缺陷,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更多隐患。建议综合考虑产品的性价比,而非单纯聚焦价格。

4. 复杂性与性能正比误区

部分用户觉得测试仪越复杂,性能就越好。其实,许多高性能测试仪操作并不复杂,反而是用户友好、易于操作的设备更受欢迎。选购时,可优先考虑提供详细使用说明和技术支持的厂家,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及时帮助。

5. 维护校准忽视误区

有人认为购买测试仪后便可一劳永逸,无需维护和校准。但实际上,为确保测量准确性,医用针尖刺穿力测试仪需定期维护和校准。不同厂家对维护和校准的要求不同,购买前应详细咨询相关信息。

6. 品牌偏见误区

一些用户盲目认为只有品牌的产品才有质量保障。然而,许多老厂家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虽然名气不大,但一直专注于研发,推出了不少高性价比的产品。选购时,应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用户评价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而非仅依赖品牌知z名度。

选购要点

1. 性能匹配需求

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能准确模拟针尖穿透场景、测量精度符合要求的测试仪。确保设备的技术参数能满足对不同类型针具的测试需求,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 重视质量与售后

关注设备的质量稳定性,选择采用优质材料、生产工艺的产品。同时,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支持响应速度、维修保养服务等,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

3. 操作便捷性

优先选择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测试仪,降低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厂家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培训服务,帮助操作人员快速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4. 维护校准便利性

了解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要求,选择维护方便、校准周期合理的产品。同时,确认厂家是否能提供专业的维护和校准服务,或提供相应的维护校准工具和指导。

5. 综合考量性价比

在关注价格的同时,全面评估设备的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避免因追求低价而忽视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导致后续使用成本增加。

医用针尖刺穿力测试仪在医疗器械行业中意义重大。选购时,务必了解常见误区,从设备性能、质量售后、操作维护、性价比以及应用领域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才能选到合适的厂家和产品,提高工作效率。

638711678786105182751.jp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