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微重力环境如何给植物带来的生理与遗传机制方面的影响

来源:北京基尔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2日 14:40  

 北 京 基 尔 比 生物科技公司主营产品:

Kilby 全自动3D细胞培养仪,

Kilby Gravity 微/超重力三维细胞培养系统,

Kilby Bio类器官芯片摇摆灌注仪,

Kirkstall Quasi Vivo 类器官串联芯片3D培养仪

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产品详情!

一、微重力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微重力环境指物体所受加速度小于10??g的失重状态,主要存在于太空轨道飞行器中或北京基尔比生物研制生产的微重力模拟系统。其核心特征包括:

  1. 物理特性:无浮力、无沉降、无自然对流、无静水压,导致流体动力学行为改变,影响植物体内水分/养分运输。

Meas. Sci. Technol. 16 (2005) 317–326

2.生物效应:直接干扰植物机械应力感知系统,间接改变气体交换(如局部乙烯积累)和细胞微环境。

二、生理层面的影响机制

(1)形态发育重塑

  • 根系结构:主根失去向地性,呈波浪状随机生长;侧根密度增加,主根顶端优势减弱。

  • 茎叶发育:短期微重力促进茎加速生长(因能量向地上部分转移),但长期暴露导致矮化、叶片提前衰老。

  • 细胞水平:细胞膨压驱动生长失控,细胞壁刚性下降,细胞体积异常增大。

(2)代谢与能量调控

  • 光合作用:光合效率(Fv/Fm)下降10-15%,但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加速。

  • 氧化应激:短期暴露诱发活性氧(ROS)爆发,长期适应需重构抗氧化系统。

  • 激素失衡:生长素(IAA)极性运输紊乱,根部IAA含量显著降低;脱落酸(ABA)信号异常。

(3)细胞分裂与周期

  • 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速度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燕麦/向日葵出现断裂、桥接)。

  • 细胞周期进程改变:G1期延长,S期延迟,导致增殖减缓(蚕豆实验)。

三、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1)基因表达重编程

  • 胁迫响应基因:钙调蛋白(CaM)、脯氨酸富集蛋白基因短期上调。

  • 细胞骨架相关基因:α/β-微管蛋白(TUA2, TUB3)表达紊乱,影响细胞极性。

  • 自噬通路激活:AtATG8b/f等自噬基因上调,清除受损细胞器。

  • 光信号整合:红光激活可恢复CK2A(细胞周期)、FIB(核糖体合成)等基因表达。

(2)表观遗传记忆

  • 全局DNA甲基化:CHG/CHH/CpG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转座子(TEs)去抑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

  • 跨代表观遗传:拟南芥F2代仍保留根长增加等表型,与TGA1/TGA4基因持续高甲基化相关。

四、物种特异性适应策略

植物种类适应性特征来源拟南芥侧根增生补偿主根功能;红光可修复分生组织活性玉米根部生长素显著减少,侧根发生加速水稻(Koshihikari)OsEGL1上调→细胞壁β-葡聚糖减少,柔韧性增强浮萍(Wolffia)相对生长速率(RGR)在微重力下仅降0.33/天,形态可塑性高豆科植物Phaseolus lunatus 微重力耐受性优于 Phaseolus vulgaris

五、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理变化研究

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理变化研究显示,微重力作为主要的非生物性压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在短时间(几秒到几小时)的微重力暴露下,植物细胞通常表现出非生物性压力反应,如钙离子、脂质和pH信号的迅速增强,以及反应性氧物种(ROS)和自由基的产生增加。而在长期(几天到几个月)的微重力暴露下,植物通过改变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增强其他向性反应来适应这种压力。

在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的根系和茎部的生长方向变得不固定,根系的生长方向随机,且主根对侧根的主导作用减弱,侧根生长加快。此外,微重力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某些植物在微重力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比在1g重力下快,而另一些则较慢。这些变化可能与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有关,因为生长素在微重力下的分布更加均匀,导致没有明显的生长方向。

在细胞水平上,微重力导致淀粉粒分散,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壁变薄变软。此外,微重力还会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如光合作用效率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产生。在分子水平上,微重力改变了植物的基因表达模式,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壁、应激反应、活性氧和表观遗传调控。

微重力环境下的植物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重力感知机制的改变、细胞壁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适应机制,以支持深空探索中的空间农业和生命支持系统。

六、微重力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

  1. 基因表达的上调与下调:在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的某些基因表达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在胡萝卜幼苗中,钙调蛋白(CaM)mRNA的表达在短时间内增加,随后逐渐恢复,5天后再次下降。在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脯氨酸富裕蛋白基因的表达在6小时后增加,并在12和18小时后达到。这些变化表明微重力可以诱导植物基因表达的动态调整。

  2. 自噬与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微重力会诱导植物自噬的发生,并影响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微重力条件下,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这可能与自噬过程的调节有关。此外,自噬相关基因(如AtATG8b、AtATG8f)的表达在微重力暴露下显著上调。

  3. 激素信号通路的改变:微重力会影响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例如,在国际空间站(ISS)实验中,红光光激活能够恢复在模拟微重力和黑暗条件下受损的分生组织功能。此外,微重力还会影响与生长素极性运输和感知相关的基因(如EIR和TIR)的表达。

  4. 细胞壁和细胞骨架相关基因的表达:微重力会改变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细胞骨架的组织,进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例如,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壁修饰基因和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

  5. 基因甲基化和表观遗传调控:微重力还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甲基化水平来调控基因表达。例如,在拟南芥中,微重力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带回地球后,参与硝酸盐信号传导的基因TGA4和TGA1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导致其表达量显著增加。

  6. 长期适应性反应:在长期微重力暴露下,植物会表现出适应性反应。例如,在实验的前6-9天,植物主要表现为应激反应,而在12天后,植物开始表现出适应性反应,如自噬囊泡的减少和微管组织的恢复。

微重力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自噬过程的调节、激素信号通路的改变、细胞壁和细胞骨架相关基因的表达、基因甲基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以及长期适应性反应。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植物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生长和发育。

六、微重力环境下植物表观遗传学变化

在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主要体现在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上。研究表明,拟南芥在微重力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CHG、CHH和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这种变化与多个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有关,包括DNA甲基化相关基因、激素信号相关基因、细胞壁修饰基因和转座子(TEs)。此外,微重力还诱导了转座子的活跃化,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基因表达和植物的适应性。

这些表观遗传变化不仅影响了植物的基因表达,还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和细胞分裂的调控,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例如,微重力导致细胞壁变薄、细胞增殖增强和细胞壁变软,这些变化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密切相关。此外,微重力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的钙信号和光信号通路,进一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微重力环境下的表观遗传变化为植物在太空中的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机制基础,也为未来太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七、不同植物种类在微重力中的适应性差异

不同植物种类在微重力环境中的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研究发现,Phaseolus lunatus、Vigna unguiculata 和 Sorghum bicolor var. Sure?o 在微重力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应性,而 Phaseolus vulgaris var. Criolla 和 Amadeus 77 品种则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Brachypodium distachyon 的不同来源幼苗在微重力环境下也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转录组响应,其中 Gaz8 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表明其对微重力的适应策略可能更为复杂 。

在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发生受到显著影响。例如,Wolffia globosa 在不同重力条件下表现出轻微的生长和形态变化,其相对生长速率(RGR)在模拟微重力和部分重力下低于其他重力水平,但其在 0.33 a day 的 RGR 仍保持较高水平,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此外,Tubulin 突变体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表现出更好的生长适应性,其茎叶更加茂盛,叶片数量增多,整体形态更加紧凑 。

微重力对植物的影响还涉及分子水平的调控。研究表明,微重力诱导的自噬与 α- 和 β- 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加有关,并且一氧化氮(NO)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和运输机制发生变化,导致根部生长方向的不对称性,这可能影响植物的整体发育 。

不同植物种类在微重力环境中的适应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形态变化、分子响应和生理机制等方面。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植物对微重力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为未来太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