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激光二极管选择准直和椭圆校正光学元件?
由于激光二极管输出高发散光束,准直光学元件一般是必须使用的。当准直光束直径在 1 到 5 毫米之间时,不会引入球差的非球面透镜是常用的准直元件。在下面两个示例中, 我们首先讨论选择准直透镜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规格,然后利用变形棱镜对将椭圆光斑变 成圆形。
非球面透镜:准直发散光束
? 使用的激光二极管:L780P010
? 要求的准直光束直径:?3 mm(长轴)
在选择准直透镜时,首先要知道光源的发散角和要求的准直光束直径。对于L780P010激光二极管,平行和垂直发散角的典型值分别是8°和30°;两者都是全发散角,且为半高宽(FWHM)值。由于两个方向有不同的发散,激光二极管输出椭圆光束。为了在准直过程中收集尽可能多的光,计算时应使用最大的发散角。
如果透镜的厚度相比曲率半径小很多,我们可通过薄透镜近似确定非球面透镜的焦距。在此例中,最大发散角为30°,而要求的准直光束直径为3 mm,因此准直透镜的焦距可参考以下图示和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Θ为全发散角,?为准直光束直径,f为透镜焦距,而r为准直光束半径。
接下来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合适的准直透镜。Thorlabs提供大量非球面透镜。对于这个780 nm激光二极管,焦距接近5.6 mm且镀-B增透膜的模压非球面透镜。C171TMD-B已安装或354171-B未安装非球面透镜都具有6.2 mm焦距。根据前面的公式可知,实际的准直光束直径(长轴)为3.3 mm。
而且,透镜NA应大于激光二极管NA:
前面的计算都基于光束的FWHM直径,但更好的做法是使用1/e?光束直径。对于高斯光束,1/e?直径约为FWHM直径的1.7倍。因此,1/e?直径范围内包含了更多的光,而且远场衍射更小。
根据选择准直透镜的一个经验法则,透镜NA应等于激光二极管NA的两倍。比如,此处可使用0.53 NA的A390-B或A390TM-B非球面透镜。它们的焦距都是4.6 mm,所以准直光束的长轴直径为2.5 mm。一般而言,准直透镜焦距越小,准直光束直径越小,但发散角越大。
注意:在使用未安装非球面透镜准直点光源或激光二极管时,应将曲率半径更大的一面(即更平坦的一面)朝向点光源。在使用已安装非球面透镜进行准直时,应将有螺纹的一侧朝向光源。
非球面透镜安装示例 已安装非球面透镜可通过S05TMxx或S1TMxx转接件安装在透镜套筒中,其中xx表示透镜外壳的公制螺纹。比如,A390TM-B透镜可通过S05TM09或S1TM09转接件分别安装在SM05或SM1螺纹组件中。下面展示了一个安装示例,通过S1TM09将透镜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安装座前面的LDMXY转接板中;LDMXY可提供XY平移,并增大到透镜的工作距离。
未安装非球面透镜可先粘在LMRAxx转接件上,而LMRAxx可安装在SM1A6T转接件中,然后整个组装件可通过SM1外螺纹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安装座的前面板中。下面展示了一个安装示例,通过LMRA8将非球面透镜安装在SM05内螺纹组件中。
变形棱镜对:校正椭圆光束
非球面透镜只能将上述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变成准直的椭圆光束。接下来我们要使用变形棱镜对将椭圆光束变成圆形光束,为此还要计算短轴方向的直径。对于较小的8°全发散角,根据选用的A390-B非球面透镜焦距(4.6 mm),椭圆光束在短轴方向的光束直径为0.64 mm。
为了将短轴直径放大至长轴直径(2.5 mm),我们需要一个能提供3.9倍放大率的变形棱镜对。Thorlabs提供已安装和未安装棱镜对。已安装棱镜对通过稳定的外壳保持棱镜对准,而未安装棱镜对可通过角度调节提供精确的放大率。
如果选用PS883-B已安装棱镜对,由于它在950 nm处的放大率为4倍,而放大率随波长减小而增大,因此在780 nm激光的放大率还要大于4倍,导致校正后的光束仍有一定的椭圆度。
如果使用PS871-B未安装棱镜对,我们可通过角度调节实现精确的3.9倍放大率,以此得到圆形光束。根据它的放大率曲线,对于670 nm光束,当两个棱镜以下面的角度放置时,它能提供4.0倍放大:α? = +34.608° | α? = -1.2455°
上图中有两个角度的定义,顺时针方向为正。在前面两个角度下,780 nm激光会得到略小于4的放大率,但我们仍需反复尝试才能实现所需的精确放大率。
使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我们可为棱镜提供俯仰/偏转以及旋转调节。一般而言:
l 如需增加放大率,顺时针旋转第一个棱镜(增大α?)并逆时针旋转第二个棱镜(减少α?)。
l 如需减小放大率,逆时针旋转第一个棱镜(减小α?)并顺时针旋转第二个棱镜(增大α?)。
注意:棱镜对会使输入和输出光束之间出现偏移,而且这个偏移随放大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