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平面光极分析仪:溶解氧、CO?及pH的高精度二维成像与检测方案

来源: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4日 13:59  

在环境监测与地球科学研究中,对水体、土壤等介质中溶解氧、二氧化碳(CO?)和pH值的精准探测,是解析物质循环、生态过程的关键。传统单点监测技术难以捕捉这些参数的空间异质性,而平面光极分析仪凭借光学传感与成像能力,构建了一套高精度二维成像与检测方案,为微观环境过程的可视化研究提供了革命性工具。

一、技术原理:从光学信号到化学信息的精准转换

平面光极分析仪的核心是集成了特异性荧光传感材料的平面薄膜(光极膜),其工作机制基于荧光物质与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当光极膜与待测介质接触时,溶解氧、CO?H?会通过扩散进入膜内,与膜中的荧光探针发生反应,引发荧光信号(强度、寿命或波长)的可量化变化。

• 溶解氧检测:采用钌()联吡啶络合物等荧光探针,其荧光强度随溶解氧浓度升高而降低(荧光猝灭效应),且猝灭程度与氧浓度呈定量关系(斯特恩-沃尔默方程)。

• CO?检测:光极膜中包含pH敏感荧光染料与碳酸氢盐缓冲体系,CO?进入膜内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膜内pH下降,触发荧光染料的信号变化,通过校准可反演CO?浓度。

• pH检测:依赖荧光素衍生物等对H?敏感的探针,其质子化状态随pH变化,表现为荧光发射光谱的位移或强度波动。

仪器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如LED阵列)照射光极膜,高分辨率成像设备(CCDCMOS相机)捕捉荧光信号的空间分布,再经专用算法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目标参数的浓度分布,最终生成二维可视化图像,实现从点测量面分析的跨越。

image.png

二、高精度二维成像:捕捉微尺度分布的异质性

平面光极分析仪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亚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无法识别的微观分布特征。

• 溶解氧的二维分布:在沉积物-水界面,微生物的耗氧作用与植物根系的泌氧过程会形成复杂的氧梯度。分析仪可清晰呈现界面处从厌氧(<0.5mg/L)到好氧(>5mg/L)的过渡带,分辨率达50-100μm,为理解底泥中有机物降解、重金属形态转化提供直接依据。

• CO?的微域迁移:在土壤根际,植物根系呼吸与微生物活动会释放CO?,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分析仪能捕捉到根际周围CO?浓度从1000ppm5000ppm的梯度变化,揭示碳源分配与植物-微生物互作的空间关联。

• pH的微环境波动:在生物膜或腐蚀界面,代谢活动会引发局部pH变化(如硝化作用导致的酸化、反硝化作用导致的碱化)。分析仪可可视化pH0.1个单位的细微波动,精准定位反应活跃区域。

这种高精度成像能力,使得研究者能直观观察到热点区域(如生物膜活性中心、根系泌氧区)的参数变化,为解析微观过程的驱动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三、检测方案的实践价值:从实验室到现场的全场景适配

平面光极分析仪的检测方案兼具实验室精度与现场适用性,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水环境研究:在富营养化湖泊监测中,通过同步成像溶解氧、CO?pH的二维分布,可识别藻类光合作用引发的氧饱和区与呼吸作用形成的“CO?富集区,揭示水体垂向分层的动态过程。

• 土壤生态研究:在农田土壤中,分析仪能捕捉施肥后根际pH的局部下降(因铵态氮转化)与CO?的脉冲式释放,为优化施肥策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

• 工业过程监控:在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可实时监测曝气区溶解氧的空间分布,指导曝气设备的精准调控,降低能耗的同时避免局部缺氧导致的处理效率下降。

• 恶劣环境探测:在酸性矿山排水或深海热液区,分析仪能耐受恶劣pH(2-12)与高压环境,实现对溶解氧、CO?的长期原位监测,为恶劣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关键数据。

方案的灵活性体现在光极膜的可定制性——根据监测需求,可制备不同尺寸(从平方厘米到平方米)、不同响应范围的光极膜,适配从微观样品(如生物膜切片)到宏观场景(如湖泊沉积物表面)的检测需求。

image.png

相较于传统监测技术,平面光极分析方案展现出显著优势:

1. 空间完整性:一次性获取二维分布数据,避免单点采样的随机性误差;

2. 动态实时性:成像速度可达每秒10帧,捕捉快速过程(如藻类光合作用的昼夜波动);

3. 非侵入性:光极膜与待测介质的接触温和,避免对微观环境的扰动;

4. 多参数同步:通过多色荧光探针的集成,可同时监测溶解氧、CO?pH,揭示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如pH变化对CO?溶解度的影响)。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