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劳恩霍夫3MA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技术起源与发展:3MA 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其开发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德国核安全计划,初衷是找到对微观结构敏感的无损检测技术,以表征热处理质量(如减轻焊接应力)。* 代 3MA 设备仅基于磁性巴克豪森噪声和磁场切向场分析,而现有的第 4 代 3MA 设备已集成了增量磁导率和涡流阻抗测量。
应用领域与规模:3MA 技术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在不同工业区已有 100 多个设施在使用,主要涉及钢铁和机械建筑行业。
3MA 技术在车轮轴承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背景:车轮轴承内圈通过摆动铆接工艺固定,此过程会在环中产生残余应力,为保证 * 质量,该残余应力需不超过约 300MPa 的极限值。
传统检测技术的局限:检查残余应力状态的常规技术是 X 射线衍射,该技术具有破坏性(需准备测试位置),且只能进行统计学检测。
3MA 技术的优势与操作:
3MA 技术可对残余应力水平进行快速无损估计,经 XRD 参考值校准后,能对部件进行 100%质量检测。
校准需 3MA 和 X 射线校准位置的 *,因残余应力沿圆周变化,所以在通过蚀刻制备 X 射线测试位置前,需先记录 3MA 数据。
校准中的残留标准误差在 20MPa 范围内,且除残余应力外,3MA 技术还可测量表面硬度。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