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V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单缸双孔型)的实验方法基于乌氏粘度计测定液体运动粘度的原理,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的时间,结合粘度计常数计算运动粘度。以下是详细的实验步骤:
液体的运动粘度(ν)计算公式为:
ν = c × t
其中:
单缸双孔型可同时对两个样品进行平行实验,提高效率。
仪器:FKV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单缸双孔型)、乌氏粘度计(根据样品粘度选择合适毛细管内径,如 0.4mm、0.6mm 等)、秒表(精度 0.1s)、移液管(10mL 或 20mL,根据粘度计容量选择)、吸球、烧杯、漏斗、滤膜(孔径≤1μm)、镊子、脱脂棉。
试剂:待测试样、清洗溶剂(如乙醇、乙mi、石油醚,根据样品性质选择)、恒温介质(硅油或蒸馏水,根据试验温度选择,如高温用硅油,常温用蒸馏水)。
确认仪器电源线、接地线连接正常,恒温浴缸内介质液位符合要求(淹没粘度计测定球)。
打开试验器电源,按下 “电源开关”,显示屏显示当前浴缸温度。
通过 “温度设置键” 输入试验所需温度(如 20℃、40℃、100℃,根据标准或样品要求确定),按 “确认” 键保存。
开启 “搅拌” 和 “加热” 开关,浴缸内介质开始升温并搅拌(确保温度均匀)。待温度稳定(波动≤±0.1℃),维持至少 10 分钟,确保恒温系统稳定。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如 10mL)的过滤后试样,从乌氏粘度计的加注管(非支管)缓慢注入,避免产生气泡(若有气泡,用吸球轻吸支管排除,或重新注入)。
将注入样品的乌氏粘度计垂直固定在试验器的双孔支架上,调整高度使粘度计的测定球(上下标线之间的球体)完qaun浸没在恒温介质中,且粘度计垂直度偏差≤1°(可用水平仪校准)。
重复上述操作,在另一孔位固定第二支粘度计(若做平行实验),注入同一样品或另一样品(需确保样品性质适配同一恒温条件)。
让样品在恒温介质中静置10-15 分钟,使样品温度与恒温介质一致。
用吸球从乌氏粘度计的支管缓慢吸气,使试样液面上升至上标线以上(约 5mm),注意避免吸球内的气体回流污染样品。
松开吸球,让试样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下,同时观察液面下降情况。
当液面恰好到达上标线时,立即启动秒表;当液面恰好到达下标线时,停止秒表,记录流经时间 t?(精确至 0.1s)。
同一粘度计需重复测定3 次,每次测定前需重新将液面吸至标线以上,确保流动状态一致。
若进行双样品平行实验,同步对另一孔位的粘度计执行上述操作,记录对应时间。
样品回收与清洗
仪器关闭
数据记录
恒温是核心:温度波动会显著影响粘度测定结果,必须待温度稳定后再开始测试。
避免气泡:样品注入、吸气过程中若产生气泡,需重新操作,否则会导致流速测量偏小。
粘度计垂直度:倾斜会改变液体流动路径,导致时间测量偏差,需严格校准。
通过以上步骤,可准确完成 FKV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的实验操作,获得可靠的液体运动粘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