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广州大学科研团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12月05日 14:16:49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杨 点击量:4188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家海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邵敏华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新的策略构建高1T相纯度MoS2,最终实现储锂性能的大幅提升。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具有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被称为“绿色电池”。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有助于解决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阳极材料。作为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有望实现快速脱嵌锂反应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整体储锂性能。然而,MoS2本身存在电导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金属相二硫化钼(1T MoS2)因其优异的电导率被认为是解决低电导率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苛刻的合成条件和低1T相纯度阻碍了1T MoS2的开发与应用。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家海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邵敏华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新的策略构建高1T相纯度MoS2。通过Mg插层制备高1T相纯MoS2材料,Mg作为电子供体嵌入MoS2层间与S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实现高1T相纯度并确保1T相的稳定性。Mg的嵌入提高了MoS2自身的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从而提升锂离子的储存动力学,最终实现储锂性能的大幅提升。
 
  该研究开发的制备高1T相纯度Mg插层MoS2材料的方法,有望推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高质量发展。
 
  相关论文Unlocking robust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in High 1T-phase purity MoS2 constructed by Mg intercalation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Nano Energy》。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水系准固态锌离子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了亲锌增...
    2025-06-25 10:50:56
  •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液流电池用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厚度仅为3微米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300...
    2025-06-23 11:42:52
  • 大连物化所发现光电-热电耦合效应可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
    2025-06-19 13:45:1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再获突破 昆明理工大学带来全新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
    2025-06-17 17:23:32
  •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2025-06-16 11:14:52
  • 细菌造的电池 硬币大小却能精准调控神经血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钟超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神经工程中心研究...
    2025-06-11 11:37: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