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大连物化所发现光电-热电耦合效应可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2025年06月19日 13:45:14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5143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现了长波红外光热能的利用,提升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至27%以上,为发展高效太阳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受限于Shockley-Queisser理论极限,其主要原因是长波区光子不能被光电转化利用。因此,高效利用太阳全光谱能量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利用长波区的能量。
针对该挑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现了长波红外光热能的利用,提升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至27%以上,为发展高效太阳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团队基于钙钛矿材料的热电性质和低热导率特性,在电池内部构建垂直温度梯度(ΔT),从而激发热电效应,将长波区红外光热能转化为电能;同时,短波区光子通过光伏效应将其转换为电能,以期实现太阳全光谱能量的利用。
团队通过调控太阳电池结构及载流子传输特性,实验验证了光生载流子(光电效应)与热扩散载流子(热电效应)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基于FAPbI?的太阳电池在耦合热电效应后,能量转换效率从基准值25.65%提升至27.17%(ΔT=10℃)。这一结果初步验证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策略在提升太阳电池性能方面的可行性。
李灿院士团队实现了长波红外光热能的利用,提升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至27%以上,为发展高效太阳电池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以“Synergistic Cooperation between Photovoltaic and Thermoelectric Effects in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了亲锌增...2025-06-25 10:50:56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厚度仅为3微米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300...2025-06-23 11:42:52
-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2025-06-17 17:23:32
-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2025-06-16 11:14:52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钟超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神经工程中心研究...2025-06-11 11:37: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