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技术指南 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方法验证
2024年03月01日 11:00:27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宋池 点击量:10743

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方法验证通用技术指南》等4项技术文件,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申请资质认定以及有关专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时开展的方法验证活动。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方法验证通用技术指南》《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技术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技术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物理分析方法验证技术规定》等4项技术文件,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申请资质认定以及有关专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时开展的方法验证活动,确保方法验证过程科学合理,评价尺度客观一致。
 
  我国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在初次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方法验证。方法验证是检验检测机构对测试方法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包括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精密度、检测限等。通过方法验证,可以确保测试方法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对于环境监测机构来说,方法验证还是确保测试方法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标准方法采用的技术手段多样,监测过程复杂,现有的方法验证指南不能覆盖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全部标准方法和采样、运输等全部监测过程。因此资质认定方法验证工作无法确保检验检测机构已具有新标准监测技术能力,方法验证工作的质量以及资质认定评审中能力确认标准的一致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本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从方法验证的总体要求、基本条件确认、方法性能指标验证、实际监测、方法验证报告的编制、方法验证结果的应用等6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的方法验证活动做了统一规定。其中《通用技术指南》为总则,从通用层面上提出方法验证活动开展的原则、要求及主要内容,3项《技术规定》在操作层面上分别对化学、生物、物理三类监测方法的验证工作如何开展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该系列技术文件的发布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又一举措,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资质认定初次申请、扩项或标准方法变更申请时开展的方法验证活动,统一能力确认标准,为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附件:
 
  1-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方法验证通过技术指南.pdf
 
  2-生态环境监测资质认定化学监测方法验证技术规定.pdf
 
  3-生态环境监测资质认定生物监测方法验证技术规定.pdf
 
  4-生态环境监测资质认定物理监测方法验证技术规定.pdf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62.8亿!财政部集中下达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

    近日,财政部集中下达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总预算高达262.8亿元。
    2025-07-10 15:11:36
  • 预算174万元 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采购仪器设备

    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就“地表水应急监测多参数仪器采购项目 JSZC-320100-JSGC-G2025-0053”发布招标公...
    2025-07-09 09:13:40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在青岛建成

    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025-07-08 10:22:43
  • 安捷伦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共建大湾区污水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

    安捷伦科技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污水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下称‘实验室’)”于广东珠海正式揭牌。
    2025-07-07 10:06:33
  • 我国牵头研发海洋治理工具包亮相联合国海洋大会

    一套由中国科研团队领衔研发的全球海洋治理工具包——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COAST)正式亮相,为全球滨海城市应对气候...
    2025-07-01 13:57:53
  • 第二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发布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疾控局编制发布了《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共收录了11种(类)化学物质,其中包括铊及铊化合物、氰化物(...
    2025-06-30 09:58: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