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锌碘电池寿命问题有望解决 木质素磺酸钠粘结剂或堪重用
2024年12月25日 11:19:10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小王 点击量:5140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的新研究指出,采用木质素衍生物-木质素磺酸钠作为锌碘电池载碘正极粘结剂,可以有效同步抑制活性碘溶解和多碘化物穿梭等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锌碘电池是以锌和碘作为正负极活性物质,以混合酸或氢碘酸作为电解液的电池。其构造主要包括锌电极(负极)、碘电极(正极)以及氢碘酸电解质三部分。因其在效能、环保以及安全性上的优势,近年来锌碘电池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锌碘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大多数蓄电池并无二异。在电解质的作用下,锌金属氧化成锌离子,并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沿着电路流到碘电极处,在碘电极上,碘分子接受电子并还原为碘离子,同时放出电子,这些电子回流到锌电极处,完成了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
 
  但相较于锂电池,锌和碘的储备量及价格都更具优势,因此,锌碘电池的理论生产成本更低。在这个基础上,锌碘电池还能够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并且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同时得益于其主要材料,锌碘电池的重量相对较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然而锌碘电池却存在一个关键性问题——电池寿命。锌碘电池同时面临多碘化物穿梭效应和锌可逆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电池内电荷转移行为,还会降低电池的抗自放电性能。
 
  就在近日,这个难题似乎找到了突破口。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的新研究指出,采用木质素衍生物-木质素磺酸钠作为锌碘电池载碘正极粘结剂,可以有效同步抑制活性碘溶解和多碘化物穿梭等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据介绍,基于木质素磺酸钠粘结剂制作的活性炭载碘正极,具有更窄的氧化还原电压间隙。这意味着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范围更小,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也因此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木质素磺酸钠粘结剂的使用还促进了电池内部电荷的更快转移。这有助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快地响应外部需求,保证电池的响应速度与输出功率。此外,更窄的氧化还原电压间隙也能提升电池的抗自放电性能。
 
  研究团队从理论层面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木质素磺酸钠分子单体结构对碘离子、碘单质和碘三负离子具有强吸附能。这种强吸附能不仅有助于抑制活性碘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还降低了碘负载正极周围碘三负离子和碘五负离子的浓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锌碘电池是目前公认的锂离子电池的可行替代品之一,而这次的成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锌碘电池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锌碘电池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锌碘电池将会普及开来,为国家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水系准固态锌离子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了亲锌增...
    2025-06-25 10:50:56
  •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液流电池用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厚度仅为3微米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300...
    2025-06-23 11:42:52
  • 大连物化所发现光电-热电耦合效应可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
    2025-06-19 13:45:1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再获突破 昆明理工大学带来全新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
    2025-06-17 17:23:32
  •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2025-06-16 11:14:52
  • 细菌造的电池 硬币大小却能精准调控神经血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钟超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神经工程中心研究...
    2025-06-11 11:37: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